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重视医方视角 强化医保飞检结果运用

2023-07-27 16:29:15    来源:健康报    作者:


(资料图)

□叶龙杰(媒体人)日前,多个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方案》。由于医保飞检历经多年已经常态化,社会舆论对该方案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不过,互联网上一些注册信息为医生的ID的留言值得重视。这些留言在肯定医保飞检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困惑和建议。对待这些声音,相关部门应当收集整理,强化医保飞检结果运用,持续修正飞检工作细节,完善医保飞检的流程、内容、标准等制度设计,进而不断优化医保、医疗政策,推动医疗保障和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4年来,医保飞检累计查出涉嫌违法违规资金亿元。这对深度净化基金运行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守护了参保人员看病就医的安全感。但面对“2022年,国家飞检组抽查了48家定点医疗机构,发现48家医疗机构均存在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分解项目收费问题”这则信息,有业内专家指出,一个人违规了,是一个人的问题;如果一大批人都违规了,需要考虑一下规则本身是不是有问题。

一些困惑和建议指向制度层面。针对医保飞检查处问题的研究指出,临床思维和现有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不一致,极易造成在医保飞检中被查出“违规收费”。比如,医疗机构的专家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他们会从临床思维的角度进行相应诊疗操作的收费,但一些操作可能被合并为一条收费项目,由此不知不觉违了规。另外,一些医疗机构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未被及时新纳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为此医方选了相近的项目进行收费,殊不知就踩了医保管理的红线。

还有一些困惑和建议指向专业层面。如有外科医生反映,全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率高达40%~50%,术后使用止吐药预防呕吐是基于患者利益的必要选择。然而,这一操作被认定为违规,医生因此被罚款。对此,患者不理解,医生有压力。假如在医保飞检过程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只感受到“一刀切”的问题认定,接到“一 言堂”的处罚通知,难免会产生自保心理,可能对这些必要的诊治作出“删除”的选择。

使用医保飞检这把“利剑”,切忌简单粗暴,以免误伤了那些一心想着患者诊疗实际需求的医务人员。当前,《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出台,为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开展医保飞检提供了制度保障。也要看到,当前,各地区医保经办机构的建设水平、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给检查工作带来一些困难。面对“部分骗保行为由台前转入幕后,手段更隐蔽,造假更专业,作案手段不断迭代翻新,查处难度逐渐加大”的现实问题,重视从医方视角提出的建议,不仅能提供更多的解决之道,也能给医患保三方协力用好管好医保基金注入更多积极的力量。

《2023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方案》提出,要通过飞行检查摸清实际情况,并总结形成有效的检查经验,要坚持协调治理,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属制度层面的,推动制度完善,属执行层面的,加强日常管理。从中可见,今年的医保飞检跟往年相比,将会更加注重检查结果的运用,突出工作本身的制度建设乃至效能发挥。由此往前走,相信有关方的困惑会越来越少,肯定和支持的声音会越来越多。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