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是否已过仲裁时效

2023-07-27 18:43:30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作者:


(资料图片)

案例

胡某与一家公司的劳动合同于3个月前终止。最近,他持公司5年来出具的加班工资的欠条向公司讨薪。公司表示欠条中有很多是5年前的,已经过了一年的仲裁时效,即使胡某申请仲裁,也不会得到支持。

评析

公司的说法是错误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也就是说,仲裁时效分为普通时效和特别时效,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劳动争议的,应当适用特别仲裁时效,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都属于在时效内。

本案中,胡某被拖欠的加班工资属于劳动报酬,应当适用特别仲裁时效。他在3个月前才从公司离职,他所索要的加班工资虽包含了5年前的拖欠款,但现在申请仲裁并没有超过仲裁时效。

值得一提的是,除申请仲裁外,胡某也可以直接提起诉讼。《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五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因此,胡某持欠条在离职后一年内起诉,也能获得受理。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