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科学认识阿斯巴甜

2023-08-03 09:30:04    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微信号    作者: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依据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质(2B类),引发了消费者对阿斯巴甜安全性的广泛关注。为帮助消费者科学认知阿斯巴甜,特做如下科学解读。

01


(资料图片)

阿斯巴甜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府批准使用的甜味剂

阿斯巴甜是由食物中的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两种氨基酸化合而成,化学名称是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其甜度约为蔗糖的100—200倍。因具有味道好、甜度高、能量低等特点,目前全球已有90多个国家/地区政府批准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批准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可用于冷冻饮品、口香糖、糖果、焙烤食品、水产品、调味品、碳酸饮料等食品。我国批准阿斯巴甜用于碳酸饮料、面包、糕点、口香糖、糖果、冷冻饮品等食品。

02

JECFA的风险评估认为限量内食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公布了新一轮对阿斯巴甜的风险评估报告,结论为:没有充分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每日允许摄入量,即每人每公斤体重40 毫克(40 mg/kg BW),只要在限量内可放心食用,是安全的。

03

我国居民阿斯巴甜摄入量较低,消费者不必恐慌

基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的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最大添加量,结合2018年中国居民含阿斯巴甜食品消费量数据,计算我国居民的阿斯巴甜摄入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每日平均摄入量和极端摄入量均低于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说明健康风险很低。2023年7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的发布中声称,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是安全的。消费者不要轻信不科学、不严谨的非专业解读,更不必对食用含阿斯巴甜的食品产生恐慌心理。

专家执笔人

陈君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

李可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宋 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张俭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高彦祥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