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天天热消息:冷冻饮品知多少

2023-06-09 09:08:36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

    炎炎夏日即将到来,冷冻饮品正在悄悄接过接力棒,成为新的“钱包杀手”。面对琳琅满目的冷冻饮品,我们该如何区分它们,它们又需要满足哪些指标要求呢?让我们到食品标准里找找答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

什么是冷冻饮品?

《冷冻饮品分类》(GB/T 30590-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对各类冷冻饮品已作出明确定义:

1.冷冻饮品

1.1冷冻饮品 frozen drinks

以饮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果蔬制品、豆制品、食糖、可可制品、食用植物油等的一种或多种为主要原辅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等,经混合、灭菌、凝冻或冻结等工艺制成的固态或半固态的制品。

注:该定义出自《冷冻饮品分类》(GB/T 30590-2014)。

1.2冷冻饮品

以饮用水、食糖、乳、乳制品、果蔬制品、豆类、食用油脂等其中的几种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经配料、巴氏杀菌或灭菌、凝冻或冷冻等工艺制成的固态或半固态食品,包括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甜味冰、食用冰等。

注:该定义出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

2.冰淇淋ice cream

以饮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的一种或多种为原辅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混合、灭菌、均质、冷却、老化、冻结、硬化等工艺制成的体积膨胀的冷冻饮品。

3.雪糕ice milk

以饮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水果制品、豆制品、食糖、食用植物油等的一种或多种为原辅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或)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混合、灭菌、均质、冷却、成型、冻结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

4.雪泥ice frost

以饮用水、食糖、果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相关辅料,含或不含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混合、灭菌、凝冻或低温炒制等工艺制成的松软的冰雪状冷冻饮品。

5.冰棍ice lolly(棒冰)

以饮用水、食糖和(或)甜味剂等为主要原料,配以豆类或果品等相关辅料(含或不含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经混合、灭菌、冷却、注模、插或不插杆、冻结、脱模等工艺制成的带或不带棒的冷冻饮品。

6.甜味冰sweet ice

以饮用水、食糖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经混合、灭菌、罐装、硬化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如橙味甜味冰,菠萝味甜味冰等。

7.食用冰edible ice

以饮用水为原料,经灭菌、注模、冻结、脱模或不脱模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

02

冷冻饮品需要满足哪些标准的指标要求

企业在生产冷冻饮品时,必须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的指标要求,冰淇淋宜满足《冷冻饮品 冰淇淋》(GB/T 31114-2014)、雪糕宜满足《冷冻饮品 雪糕》(GB/T 31119-2014)、雪泥宜满足《冷冻饮品 雪泥》(SB/T 10014-2008)、冰棍宜满足《冷冻饮品 冰棍》(SB/T 10016-2008)、甜味冰宜满足《冷冻饮品 甜味冰》(SB/T 10327-2008)、食用冰宜满足《冷冻饮品 食用冰》(SB/T 10017-2008)的各项指标要求。

除上述标准中规定的指标要求之外,企业还须满足GB 14880、GB 2760、GB 2762、GB 29921以及《卫生部等5部门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2011年 第10号)中的各项指标要求,不得添加任何非法添加物。

当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并作为出厂交付依据的企业产品标准。

提醒:企业在设计产品标签时,不仅要关注GB 7718、GB 28050、食品安全法等通用标法中的相关规定,还要注意产品标准中的标签标识要求。如《冷冻饮品 冰淇淋》(GB/T 31114-2014)中规定:预包装产品的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并注明类别。冰淇淋中原果汁含量的质量分数低于2.5%的产品,可标为“X X果味冰淇淋”;原果汁含量的质量分数≥2.5%的产品,可标为“X X果汁冰淇淋”;含水果肉(或果块)的产品,可以标为“XX水果冰淇淋”。

03

冷冻饮品的常见问题

结合近两年(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的国省抽数据来看,冷冻饮品的问题主要有三类:微生物指标不合格、质量指标不合格以及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或超限量使用。其中尤以大肠菌群超标和菌落总数超标最为严重,分别占比为47.04%和35.20%。

图1 近两年冷冻饮品类食品不合格原因及其占比

小结

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生产销售企业合规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冷冻饮品类的食品安全环境正在稳步优化。食品伙伴网秉承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的宗旨,将持续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深入、更全面、更优质的专业服务。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