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全球快资讯丨【2023省农业主推技术】玉米“三空”栽培技术

2023-04-25 16:04:40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号    作者: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研发背景: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位居第三位。玉米自16世纪传入中国,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同时也是畜牧生产中首要的饲料来源。玉米产量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生态环境条件和种植密度等三者协同作用共同决定的。在玉米的各项增产栽培措施中,合理密植是其中最经济有效、易于推广的种植调控技术。在传统栽培学中,通过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对光、温、热、水等资源的利用率,依靠群体发挥增产潜力是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据报道,美国玉米增产的21%的贡献率是由增加密度而实现的。但是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籽粒的产量与种植密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即当种植密度超过一定范围时,籽粒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通过适度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从而实现增产的目的,是被国内外一致认可的。由于黑龙江省地处寒地,有效积温少,秋天玉米脱水慢,导致每年大量的玉米都要进行烘干塔烘干,浪费资源的同时亦污染环境,同时也加大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资料图】

近些年,黑龙江省也成为台风的波及地区,台风或大风过后,玉米倒伏严重,倒伏的玉米很难机械化收获,只能靠人工收获,这也从客观上增加了玉米的生产成本。随着玉米群体密度的增大,玉米植株之间争光气、争肥水的问题严重,作物茎秆纤细,根系在不同耕层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根系伸展受到限制,玉米倒伏的风险加大。国内外每年由于玉米倒伏而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5%~25%,重者为30%~50%,同时也由于密度大,果穗脱水和散失水分困难,造成收获的果穗含水量过高,商品性差。可见,在合理密植保障产量的情况下,改进玉米的空间分布状态,减少倒伏率和含水量,对玉米实现稳产、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决的问题:该技术旨在不降低玉米种植密度的情况下,增加玉米田的通风透光程度、降低倒伏率,利用间隔空垄增加边际效应提高产量,另外也开辟了玉米中后期小型拖拉机进地喷药作业的通道,利用割秆空顶,让玉米棒三叶充分暴露在阳光下,增加产量的同时也有效降低玉米籽粒的含水量。利用横向空地,实现垄长地块的横向通风,让急风有泄风通道,减少对整个玉米田的风压,可以有效降低倒伏率。该栽培技术应用情况下,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虫的发生危害显著低于普通对照栽培模式,同时玉米含水量明显下降。

技术内容:本技术集成了间隔空垄、割秆空顶和横向空地3种栽培措施,形成了玉米“三空”栽培模式:①玉米按种植12垄,空2垄的形式(间隔空垄数:播种垄数=2:12)种植,②抽雄后,12垄的玉米田内割秆去顶中间4垄玉米(割秆处理垄数:未割秆处理垄数=4:8),割秆去顶具体方法为割去棒上三叶以上的叶及雄穗,③当垄长大于1000 m时,每隔500 m,垂直与垄向,在田间横向空2 m通风道。

使用情况:在玉米种植区均可使用。目前在黑龙江省已推广应用7年,受到玉米种植户的一致好评。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目前已实现了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2015-2017年在佳木斯地区推广应用190万亩,在鹤岗市绥滨地区推广应用52万亩。

(三)提质增效情况

2015-2017年在黑龙江省地区应用玉米“三空”栽培技术,该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玉米生产成本,提供的玉米产量三年推广应用242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1616万元。

(四)技术获奖情况

获得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技术要点

玉米“三空”栽培模式具体分为“一空”间隔空垄、“二空”割秆空顶和“三空”横向空地3种栽培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空”:玉米按种植12垄,空2垄的形式(间隔空垄数:播种垄数=2:12)种植。

(二)“二空”:抽雄后,12垄的玉米田内割秆去顶中间4垄玉米(割秆处理垄数:未割秆处理垄数=4:8),割秆去顶具体方法为割去棒上三叶以上的叶及雄穗。

(三)“三空”:当垄长大于1000 m时,每隔500 m,垂直与垄向,在田间横向空2 m通风道。

三、适宜区域

玉米种植区域均适宜。

四、注意事项

1 种植密度:本技术虽然种植12垄空2垄,但总体播种量不能减少,将空出来的2垄的玉米籽粒均匀的播种在种植的垄上,以保证亩保苗数量同其他常规生产田一致。

2 农业机械的使用:玉米生长中后期,由于其植株高度,病虫害防治及叶面肥喷施大型机械进入农田受限,如果没有无人机条件,可以采用小四轮进入玉米田进行农事操作,未种植玉米的空出来的2垄可作为小四轮在田间的行车道。

五、技术依托单位

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风区安庆街531号

联 系 人:杨晓贺

联系电话:0454-8351067,18745498376

电子邮箱:yangxiaohe_2000@163.com

来源:科技教育处 科技农业专班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