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报道桃果实糖积累的机制和候选基因

2023-01-13 14:21:09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作者:


(资料图)

果实糖分积累是园艺作物尤其果树的重要农艺性状。糖分决定果实的风味口感和营养品质;另外还可以作为调控信号促进花青素等次生代谢物的合成。桃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果树,大部分栽培品种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可达总可溶性糖的80%)。栽培种的果实糖表型分离不足(可溶性固形物在11%~14%之间),限制了正向遗传学方法分离到的糖候选基因数量。为揭示这一重要农艺性状的机制,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果树分子育种科研团队选择和栽培种表型差异大的野生近缘种作对照,采用转录组和糖组分含量偶联分析方法,发掘了糖积累的关键候选基因。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桃品种(‘美国晚油’、‘丽格兰特’、‘霞晖6号’、‘霞脆’和山桃等)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糖组分含量;同时选取这些品种的三个果实发育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结合糖组分含量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基因表达量差异对比,获得和总糖正负相关的差异基因集。

与总糖正相关的424个差异基因中,前人报道过5号染色体顶端的PpTST1液泡膜糖转运体基因,本研究发现了两个SPS(蔗糖-磷酸合酶)基因和SuSy1(蔗糖合成酶)基因,并通过桃果实瞬时转化方法验证相关基因的功能。与桃果实总糖含量正负相关的基因中,各发现了一个INH糖酸性转化酶抑制肽基因,即PpINH3(总糖正相关)和PpINHa(总糖负相关)基因。瞬时转化证明这两个INH对总糖的积累正好起相反效果,将前人报道的INH作用底物酸性转化酶PpVIN2进行瞬时转化,所起的效果与PpINHa完全相同。但本研究用酵母双杂无法鉴定INH和PpVIN2之间存在分子互作。INH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本研究还发现与总糖负相关的候选基因中存在另一个蔗糖合成酶SuSy2。此外正相关基因还有两个单糖转运体PpERD6-Like1和PpERD6-Like2,它们的瞬时过表达可能会引起PpTST1的表达量发生变化。综合上述发现得出了桃的果实糖分积累的模式图(图4),发现桃的果实糖分积累既源自代谢又来自体内的源-库运输,同时还受到多种因子调节。本项研究发表于国际研究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论文并列第一作者为孟加拉留学生Md Dulal Ali Mollah和张娴,王鲁副研究员和韩月彭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本研究揭示了桃果实糖分积累中的重要基因及其机制,为实现水果糖组分的精细化调控提供了研究实例和技术元件,在功能健康型水果开发方面开辟了新的思路。

编辑:qysb005

标签: 组分含量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完全相同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z0.cc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时报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注明出处

沪ICP备2020036824号-14

联系网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