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天天即时: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近期食品安全的预警公告

2022-07-31 10:00:45    来源:香格里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   编辑:qysb005

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近期食品安全的预警公告


(相关资料图)

( 第九期 )

近期,香格里拉气温较高、雨水多、湿度大,非常适宜肠道致病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是肠道疾病和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多发期。为防范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公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香格里拉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办发布近期食品安全预警提示如下:

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于近期是病源微生物滋生的活跃期,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对购买的食品要按要求贮存并在保质期限内食用。外出就餐,应选择证照齐全、卫生设施好、干净整洁、管理规范的餐馆就餐。不要选择无证照的小餐饮店、街头流动食品摊点就餐。点餐时选择煮熟煮透的食物,谨慎食用沙拉、凉拌菜、生食海产品、熟卤制品等高风险食品,发现感观异常或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餐饮服务单位应保持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卫生,认真检查厨房、原材料库房、操作间的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有效杜绝蝇、鼠携带病菌污染食材。

二、预防有毒野生菌中毒

误食有毒野生菌,其毒素会通过人体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损害人体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极易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聚餐严禁加工食用野生菌类,禁止在农村集体聚餐加工食用野生菌。家庭不采摘、不购买不认识的野生菌,主动避免发生意外。

三、预防食用蜂蜜中毒

食用普通蜂蜜、蜂蛹一般不会导致食物中毒,但食用了含毒蜂蜜、蜂蛹会导致中毒。蜂蜜中毒大多是因为蜜蜂误采集了有毒植物,或者食用了其它有毒昆虫造成的。各餐饮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群众在6月至8月期间要慎重提供、食用蜂蜜,食用蜂蜜时应避免与酒类共同食用。采摘、购买、出售蜂蛹时,要正确识别可食用与不可食用蜂蛹。食用蜂蛹要按正确的食用加工方法,剔除有毒部分并加工至熟才能食用,将蛹和幼虫分开,幼虫必须用沸水烫后去除其体内粪便,方可与蛹合并油炸。

四、预防农药残留中毒

夏季蔬菜生长速度快,采摘期相对较短,农药残留量较高。蔬菜烹调前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10分钟以上,如此反复清水浸泡2-3次,可清除大部分农药残留。

五、预防四季豆中毒

生的四季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如果加热不彻底,尚有毒素留存,就可能引起中毒。家庭食用四季豆要充分加热,彻底炒熟后方能食用。学校食堂、集体聚餐不得加工食用四季豆。

六、预防集体聚餐过程中食物中毒

学校、单位、企业、建筑工地食堂、会议用餐和农村集体用餐等,要严格执行集体聚餐管理制度,严把原料采购、加工、贮存关,及时清理过期食品原料,严防变质食品引发食物中毒。禁止烹调加工四季豆类、发芽或青皮土豆、野生菌、鲜黄花菜等高风险食品。各餐饮单位要注意加工方法,餐饮用具要严格清洗、消毒、保洁,做好食物留样备检并保存48小时以上,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

七、预防剩菜剩饭中毒

隔顿、隔夜的食物要存放于冰箱内,食用前须彻底再加热,杀灭存储时繁殖的微生物。如:过夜的绿叶剩菜,经过一夜的盐浸,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更高,人食用后容易中毒。凉菜最好当餐吃完,因为凉菜在制作过程中未经加热,很容易感染细菌,保存不当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淀粉类食品也最好一次吃掉,年糕等食物最多保存4小时,在没有变味的情况下食用也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八、预防网络订餐过程中食物中毒

网上订餐时,要注意查看卖家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许可资质,选择近距离的餐饮单位订购,尽量缩短食品运送时间;收到食品后要检查包装及食材质量,勿长时间存放;不宜网购凉菜、生食品种、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特别提醒广大群众

外出就餐应索要并妥善保存消费单据、发票等凭证。如发生腹泻、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的,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保留好可疑食物或吐泻物,尽快就医,留存病历、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及时拨打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15。

香格里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7月29日

标签: 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 香格里拉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z0.cc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时报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注明出处

沪ICP备2020036824号-14

联系网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