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快播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中心在淡水螺类遗传与苗种繁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07-19 17:54:17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作者:   编辑:qysb005


(资料图片)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长江特色水生动物繁养创新团队”在淡水螺类遗传与苗种繁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梨形环棱螺(B. purificata)俗称螺蛳、石螺、豆田螺、湖螺,是环棱螺属中个体最大的种,具有分布广、用途多的优点,既是中华绒螯蟹、中华鳖、青鱼等优质水产品的重要天然饵料,也是特色水产品宽体金线蛭的唯一饵料来源,更是广大市民“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柳州螺蛳粉重要原料之一,梨形环棱螺的短缺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在淡水水域生态系统中,梨形环棱螺对维持淡水水生态系统平衡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2015年起,团队围绕梨形环棱螺群体遗传学、选择育种、池塘一级净化区不投饵养殖和“稻螺共作”等生产方式及水产品加工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为梨形环棱螺规模化繁养积累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为了进一步挖掘梨形环棱螺种质资源,团队通过PacBio测序和Hi-C技术组装获得了首个梨形环棱螺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共产生了33.64Gb的环形一致性序列。初步组装的梨形环棱螺基因组大小为1.01Gb,Contig N50长45.14Mb。通过Hi-C技术的纠错,最终得到984.33Mb大小的梨形环棱螺基因组,Contig N50长37.21Mb,scaffold N50长141.97 Mb,并将99.28%的基因组序列锚定到8条染色体上,共预测了22125个蛋白编码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梨形环棱螺与福寿螺大约在2.88亿年前产生分化;比较基因组分析表明:梨形环棱螺中有34个基因家族发生扩张,26个基因家族发生收缩,4个蛋白编码的基因被正选择(FDR<0.05)。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究淡水螺类的生态学、进化及选择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组资源。

相关研究论文“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of the freshwater snail Bellamya purificata (Caenogastropoda)”在线发表于JCR一区期刊《Zoological Research》(IF=6.975)上。淡水中心水产养殖研究室金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曹小娟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徐东坡研究员和闻海波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全文网址:https://www.zoores.ac.cn/en/article/doi/10.24272/j.issn.2095-8137.2022.118

本研究得到了水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1XT703)和淡水中心基本业务费(2021JBFM07)资助。

(院长江特色水生动物繁养创新团队、水产养殖研究室、水生生物资源研究室 供稿)

标签: 梨形环棱螺 中国水产 科学研究院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z0.cc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时报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注明出处

沪ICP备2020036824号-14

联系网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