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正式关停!网友:意料之中

2023-08-11 15:13:46    来源:义乌城市网    作者:

2023年8月9日,全球坐拥超过十亿用户的社交招聘平台领英(LinkedIn)宣布,旗下的中国本土化求职平台“领英职场”正式停止服务。

据悉,所有领英职场的产品和服务都将停止,包括移动端APP、桌面端网站和微信小程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9日后,领英将删除所有“领英职场”的个人账号数据,“领英职场”此次变化将不会影响其他领英的账号及服务。

“赤兔”败走领英打不通的下沉市场

领英成立于2002年12月,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2011年5月20日在美上市,是当前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2016年,全球科技巨头微软豪掷262亿美元将领英收入麾下。

在海外市场所向披靡,领英也自然地将目光锁定在中国这块大蛋糕。2014年领英宣布进入中国,凭借“精英化”“国际化”等特征,当年就吸引超过400万会员,并在短短两年内拿下了超过1000万用户。

第一任领英中国总裁是糯米网创始人沈博阳,在他主导下,2015年领英推出移动职场社交app赤兔,定位为“最懂中国职场的社交App”。在彼时的规划中,领英主打高端路线,赤兔专攻下沉市场,实现“两条腿走路”。

遗憾的是,不出四年这款被寄予“本土化”厚望的App就黯然下线,而沈博阳本人更于2017年出走。

2019年7月,赤兔最终以注册用户不超过500万,日活跃用户低于2万这一低于预期的成绩收尾。而被视为竞争对手的脉脉,同期拥有8000万左右用户。

根据沈博阳的总结,赤兔终于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外企应用迭代节奏过慢、无法与领英完全切割、没有切中中国市场职场社交的“匿名”需求等等。

从沈博阳手中接棒领英中国总裁一职的,是曾经创办过Vobile,并先后在盛大网络、360直播、沪江担任要职的陆坚。

陆坚意识到,赤兔做人才金字塔底层、领英聚焦高端的“双品牌策略”导致两个目标用户群体没有交集,所以开发遇到困难。如果放弃全球平台的资源和优势,领英会在竞争中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

重回“精英路线”,是陆坚在吸取赤兔教训后定下的品牌策略。2019年5月,领英中国宣布启动战略升级,依托全球平台和海量数据,由“全球职场人脉的连接器”向“一站式职业发展平台”转型升级。

2021年12月,领英更是发布了全新应用“领英职场”,主打为中高端职场人士提供社交链接以及职业指南、职场必修课和薪资洞察等价值。

关停C端是商业考虑领英未来将聚焦B端

在新一轮本土化尝试背后,领英撤出中国的风声也频频传来。

2021年3月,出于“确保平台提供的所有内容和服务符合当地的法律和法规”考虑,暂停过1个月的中国境内新用户注册。随后10月,又传出“因运营环境越来越具挑战性,以及更高的合规要求”,领英关闭领英中国服务的消息。

一时间“撤离”之说沸沸扬扬。为此,陆坚在朋友圈辟谣称,领英中国将会做一些产品和业务的战略性调整,对中国的投入不会减少,还会加大;不会减员,更不会离开中国。

领英方面还表示,将启用新的应用程序InJobs,替换掉此前2014年上线的旧版本。InJobs的功能将严格限定于职位申请,不含有分享帖子或评论等社交网络功能。

时间的齿轮转到2023年5月9日,在海外市场称王称霸的领英,再次折戟中国市场——“领英职场”被宣布将于8月9日停止服务。

滑动查看

“尽管我们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初步进展,但领英职场始终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挑战,这使我们最终做出了停止服务的决定。”领英CEO瑞恩·罗斯兰斯基(RyanRoslansky)在5月的声明中写道。

领英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通过领英人才和营销解决方案,以及今年晚些时候即将落地中国内地的领英学习解决方案,持续支持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5月11日,记者搜索应用市场,“领英职场”APP当时仍能下载。

今年3月,国内头部招聘平台前程无忧的当月活跃用户量为1850万,Boss直聘为1730万,猎聘为670万;而领英职场仅为95.96万,已经被国内同行甩开不止一个身位。

紧接着,就在2023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天,陆坚卸任领英中国区总裁职务,领英中国人才事业部总经理王茜升任领英中国区总裁一职。不过陆坚依旧表示,领英并没有撤出中国,而是将专注于帮助中国企业出海和全球化的人才和品牌服务。

阵地收缩加上人事变动,都让外界对领英猜测颇多。但可以确认的是,领英尚无撤出中国的计划。

新一任掌舵者王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领英全球决策在中国下架C端产品,完全是出于商业角度考虑。她表示,此前领英在中国的业务是C端和B端并行,但商业化路径始终来源于B端。因此,领英未来也会把资源更聚焦在服务出海企业客户,既包含头部企业也包含中小企业。

网友评论:

来源:南方都市报(本内容版权归原发布机构和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谢谢!)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