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财商教育不能到了大学才匆忙“补课”

2023-08-11 07:06: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资料图片)

虚假承诺“画大饼”,在合同中玩“文字游戏”,成立“皮包公司”挂羊头卖狗肉……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正值求职季,一些不法分子设置种种“高薪”套路,引诱求职大学生“上钩”。(新华社8月8日)

成年人都应该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在求职时容易遭遇“高薪诈骗”,难免会有人上当。大学生一旦“中招”,不仅损失钱财,还会影响正常的求职。针对招聘诈骗频发的问题,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维护求职者合法权益,尽全力保障求职市场健康发展。

不法分子固然需要被严惩,提高大学生理财等方面的素养,增强其反诈骗意识与能力刻不容缓。如果自己不具备辨别陷阱的能力,仅依靠外界的提醒与保护,恐怕是防不胜防。近期,在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宣判的一起招聘诈骗案件中,犯罪团伙就是利用被害人对证书性质的认知偏差和对高薪职位的渴求,以必须持证上岗为由,轻易骗取了多名受害人共计18万余元的“学习证明”费用。

大学生财商教育,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多年前,当校园贷在高校校园里滋生种种乱象之时,很多人就建议从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教育入手解决。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如果具备正确的消费观、财富观,怎会为了一时“享受”而不顾自身能力掉入借贷消费的坑里,甚至不惜闹出毁“三观”的 “裸条”借贷?同样道理,如果具备求职、贷款、理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也就不会轻易受骗了。

财商教育是“刚需”,如何开展财商教育工作则大有文章可做。有条件的高校当然要积极开设相应的选修课,师资条件等存在较大欠缺的,也可以合理利用网络上的一些现成资源。据《钱江晚报》报道,此前一些比较成熟的课程,会给学生讲解投资背后的心理学效应、理财常见误区、理财诈骗防范等内容,对大学生提高财商会有一定的帮助。

有研究表明,财商形成的最佳时间段是青少年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财商,父母才是最好的老师。财商教育并不意味就一定要搞什么高大上的“理财投资”,生活中就有很多契机可以利用。比如,有不少父母在处理孩子的压岁钱等收入时就很讲究,他们会把孩子的压岁钱和各种奖励所得都存在一个账户里,然后让孩子用这个钱交学费和“量入为出”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从小、从细节上培养孩子的财商。这样的教育做好了,就不用担心孩子长大后因为财商不高而被不法分子欺骗。

胡欣红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