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贵州剑河:粽子飘香时 味里品乡愁 短讯

2023-06-21 15:03:59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作者:


(资料图片)

端午将至粽飘香,传统味里乡愁浓。这几天,贵州省剑河县柳川镇加禾村的苗族、侗族、水族群众聚在一起,用糯米草、笋壳、桐油籽壳等烧成草木灰,制作当地传统的草灰粽、碱水粽,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要过节了,常年在外忙碌的村民吴凤云这两天也回到老家,和邻居们相约着采粽叶,烧草木灰,制作传统手工粽。

“端午节想回来跟家里老人学点包粽子的技术,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吃起来更香,而且还能跟邻居姊妹们聚在一起热闹一番。”吴凤云说,出门在外,这些刻在记忆里的家乡味,最让人怀念,回来后,也趁机跟老人们学学传统手艺。

“用草木灰做的粽子,味道才好,吃起来助消化,对身体也好,你们学会了以后,也要把这手艺一代代的传下去。”村民刘德春边讲解边给年轻人传授制作方法。

当地的草灰粽分两种,一种是将黑色的糯米草灰过筛后,直接与糯米拌匀,包出的粽子是黑灰色的。另一种是用干的笋壳和桐油籽壳烧成的草灰沥水,用灰水浸湿糯米,制作的黄色碱水粽。做法看似简单,却是当地人难以割舍的家乡味。

“草木灰和桐油壳粽子的味道,我们年年都要包,丢不下,年年都想吃这个味道,又糯又香。”刘德春说。草木灰的加入,抵消了糯食的粘腻感,做出来的粽子,清香软糯,不粘腻,易消化,淡淡的草木香,让人回味悠长。

加禾村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长期以来,苗、侗、水等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和睦相处,相互交融,许多独特的传统民俗得以延续至今。每逢佳节,村民们都要邻里相约,亲朋相聚,一起重温传统习俗,品尝美食,共话团圆。

对于吴凤来说,过节的真正意义是一家人能热热闹闹地经常回家团聚:“过端午节还要挂艾草,挂菖蒲,还要杀鸭子做好吃的,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团团圆圆的,特别有氛围。”(杨家孟、吴昌连)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