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环球最资讯丨4元买“过期芬达”索赔1000元,是真维权还是假消费者?

2023-06-20 14:12:15    来源: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法院微信号    作者:

知假而购假

通过全程拍视频收集证据


(资料图片)

然后以诉讼方式索赔

属于典型的

“职业打假人”手段

近日周口市淮阳区法院

审理的一起涉“职业打假”的

合同纠纷案件

依法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基本案情

原告赵某某于2023年4月6日

在某生活用品超市购买芬达饮料

选购过程持手机录像记录

录像时长1分25秒

第38秒显示

其从货架上取下一瓶黄色芬达饮料

未显示有芬达饮料以及原告的手部

直至第43秒时视频画面显示赵某某

对该瓶芬达饮料瓶盖处的生产日期着重录影

最后扫码消费4元

4月6日晚赵某某

在全国12315平台上投诉

该生活用品超市销售过期食品

淮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严格按照程序

进行现场检查后

未发现售卖有任何过期产品

后赵某某以该商品已过保质期为由

起诉该生活用品超市

要求其退还购物款4元

并赔偿其1000 元

另查明

赵某某曾在全国12315平台上

共计投诉566次、举报34次

法院判决

周口市淮阳区法院审理认为

原告赵某某提供的

购物微信转账记录及录像视频

相关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不足以证明案涉芬达饮料

系被告出售的商品

故原告所提交的证据

不足以证明其主张

对原告要求被告返还购物款4元

以及要求被告赔偿1000元的

诉讼请求

无事实及法律依据

依法不予支持

即使原告赵某某确实购买的系

本店售出的芬达饮料

原告赵某某在购买商品的过程录像

且对手中芬达饮料的生产日期

进行着重录影

足以说明其已知晓

该商品超过保质期

在此情形下仍继续付款购买

并录视频保留证据

不符合通常交易习惯

结合原告赵某某此前在全国12315平台

已提起多起投诉、举报,

证明原告赵某某购买芬达饮料

并不是为日常生活消费所需

而是利用法律规定为自己牟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

买受人要求赔偿的前提条件为

其属于消费者

而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

不存在主观上受到欺诈的情形

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保护普通消费者的立法本意不符。

法官说法

李兰英

大连法庭员额法官

打假“的目的是在于

遏制制假售假行为

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作为消费者

法律鼓励、支持消费者

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但不能滥用惩罚性赔偿

谋取非法利益

莫让”打假“变了味儿。

作为经营者

要做到诚信规范经营

加强对商品质量的合规审查

不售假卖假

从而压缩”职业打假“

行为生存空间

让”有心人“无机可乘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