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环球速递!儿童食物过敏:需要重视,更需要行动

2022-11-21 15:53:13    来源: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    作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获得的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但随之而来的食物过敏也越来越普遍。据估计全球范围内约有5-8%的儿童和1-2%的成人患有食物过敏症。过去20年,不仅食物过敏,整个过敏性疾病的患病人数都在显著上升,这或许有环境因素导致的人体免疫状况变化,但公众的健康意识提升以及过敏诊疗水平的提高也可能是重要原因。食物过敏是一种食源性疾病,也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

一、90%的食物过敏由8类物质引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食物过敏是人体对食物产生的一种由IgE介导或非IgE介导的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起这类反应的往往是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皮肤、粘膜及消化系统症状,比如流鼻涕、哮喘、荨麻疹、斑丘疹、嘴唇和喉头水肿、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当然,也有很多其他原因导致的过敏存在类似症状,因此被当家长误认为食物过敏。

目前已知约有170种食物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联合国粮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公布了八大常见食物过敏原,包括花生、大豆、鸡蛋、牛奶、甲壳类、鱼类、坚果和小麦,90%以上的食物过敏由这 8 类食物引起,也包括儿童的食物过敏。

二、儿童食物过敏仍呈上升趋势

儿童食物过敏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因为孩子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食物过敏已成为许多国家儿童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我国局部地区的一些调查研究表明,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与国外接近且都呈现上升趋势。

比如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北京某城区14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为3.2%;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显示,重庆、珠海、杭州3个城市2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检出率为5.6%-7.3%。

三、企业应更负责的标注食物过敏原

对于食物过敏孩子的家长,在明确引起过敏的食物的前提下,可以在购买食品时查看食品配料中是否有致敏原料,也可以查看标签中的过敏原信息。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对过敏原标注的要求并非强制,现阶段只有部分企业在食品包装上标注过敏原信息,而很多企业并无这个意识和能力。

实际上过敏原标注对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既要避免过敏原漏标,又不能为了免责而乱标。只有企业负责任的标注过敏源信息,它才能成为一个可以帮助消费者正确选择产品的有效信息。

四、儿童食物过敏的营养管理有待加强

我国对食物过敏的研究和健康干预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专家正在开展中国人(包括儿童)食物过敏流行病学调查,搞清楚患病率和哪些食物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致敏原。正在修订的预包装食品标识标准中将把食物过敏原标识从自愿性改变为强制性。

目前,对于所有经食物激发试验确认的食物过敏,各国指南均建议严格回避诱发症状的食物。但既有家长不懂得回避过敏原,也有家长草木皆兵的盲目回避,两种情形都有可能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因此需要更多的科学指导、营养监测和及时干预。

随着我国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的上升,这方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迫切。希望社会各方都能有所行动,为健康中国贡献更大的力量。(作者:陈君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编辑:qysb005

标签: 食物过敏 免疫系统 调查研究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z0.cc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时报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注明出处

沪ICP备2020036824号-14

联系网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