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会计电费计入什么科目?生产车间水电费计入什么科目?

2022-08-10 14:24:50    来源:星岛中文网    作者:   编辑:qysb005

每次记账前,记账公司都要对报账清单的制作、编制及承接手续、出纳盘存表等方面进行认真核对和审查,严把资料审核关;同时,还细致地指导报账员按规范的方式方法登记好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那你知道会计电费计入什么科目吗?接下来小编就告诉你会计电费计入什么科目。

\

1、房租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都属于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的核算范围。

(1)如果是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房租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2)如果是单位销售营业部门发生的房租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全部计入“营业费用”科目。

2、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其具体内容包括:

(1)利息支出,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除资本化的利息外)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2)汇兑损失,指企业因向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记账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度(季度、年度)终了,各种外账户的外期末余额,按照期末规定汇率折合的记账人民金额与原账面人民金额之间的差额等。

(3)相关的手续费,指发生债券所需支付的手续费(需资本化的手续费除外)、开出汇票的银行手续费、调剂外汇手续费等,但不包括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等。

(4)其他财务费用,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融资租赁费用等。

生产车间水电费计入什么科目

一、生产车间水电费计入“制造费用”科目。

二、说明

1、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以及停工损失、信息系统维护费等。不能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需要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

2、《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设置了第5101号“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期末,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7)除季节的生产企业外,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支付水电费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支付水电费应该入:管理费用-水电费。

涉及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科目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会计中员工宿舍用的水电费应记入哪个科目

计中员工宿舍用的水电费应记入“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支付员工水电费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标签: 会计电费计入什么科目 生产车间水电费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z0.cc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时报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注明出处

沪ICP备2020036824号-14

联系网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