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资讯!【凝神谋发展 实干兴陇原——“三抓三促”行动专题报道】甘州:2023年计划种植粮食作物92万亩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资料图片)
甘州融媒讯 (记者 蒋婷 何长凯 王凯 门海波)甘州区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重中之重,不断夯实粮食生产根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底线,今年计划种植粮食作物92万亩。
连日来,三闸镇新建村5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旋耕机在田间往来穿梭,翻耕、平整土地。
甘州区三闸镇新建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永满说:“我们新建村滩大地广,以前都是小块地,经过去年到今年的争取,3月份开始动工进行高标准农田整治,现已整治完毕。下一步已经和昆仑公司签订合同,准备种植6000亩糯玉米。”
三闸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零散的地整合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的良田,有效解决土地“碎片化”、机械化率低、水资源利用率低等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
“全镇现有耕地53000亩,目前已完成11个行政村49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将极大提高我镇土地利用率,各村通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规模化运行,发展农业规模化运营,逐步解决农田细碎化问题,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甘州区三闸镇副镇长杨凯明说。
甘州区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粮食生产基础的有力举措,全面推行水肥一体化和“一户一块田”“一企一基地”,支持高标准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营效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9万亩、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68万亩。
眼下,在上秦镇绿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小麦叶片青绿、苗齐苗壮、长势喜人。
甘州区绿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健说:“去年小麦种植是60亩,今年种了190亩。今年种的是浅埋滴灌小麦,是以滴灌灌溉,出苗率也比较好。”
上秦镇将种粮面积落实纳入当前重点工作,确保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同时,摸清各村耕地情况,落实粮食生产各项补助政策,通过合理利用作物生长周期,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2022年全镇共落实玉米种植2.4万亩、小麦种植1018.45亩、大豆种植110亩,向252户农户发放种粮补贴54.13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任务。
“全镇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积极落实完成粮食任务工作,今年我镇种植小麦面积1396亩,完成大豆种植面积100亩,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甘州区上秦镇副镇长米永康说。
日前,位于沙井镇的甘州区万亩玉米核心种源扩繁基地上机声轰鸣,大型拖拉机拖挂着气吸式复式播种机正在进行制种玉米的播种工作。
“今年我们把制种玉米稳定在了163000亩左右,从今年4月15号开始,整个播种工作已经全面铺开。”甘州区沙井镇副镇长卢自秀说。
甘州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站长段海臣说:“在播种环节采用智能化装备,进一步为我们的制种玉米标准化种植打下良好基础。”
近年来,甘州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采取“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全区156万亩耕地保有量和13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2022甘州区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1.89万亩,其中小麦3.45万亩,制种玉米67.41万亩,大田玉米17.68万亩、马铃薯1.4万亩,大豆0.24万亩,其他杂粮1.71万亩。今年,甘州区将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玉米种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打造“五化”高标准玉米制种核心示范基地,同时,持续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大力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有效降低病虫灾害损失。支持引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建立品种专用化、生产规模化、全程机械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提升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编辑:qysb005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