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全球视点!福建湄洲岛:污水变“循环活水”扮靓绿美海岛

2023-04-30 19:32:42    来源:新华网    作者:


(资料图)

新华社福州4月30日电 题:福建湄洲岛:污水变“循环活水”扮靓绿美海岛

新华社记者陈弘毅

在福建莆田市湄洲岛西侧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有一片300多亩的红树林郁郁葱葱。一泓清水从红树林中缓缓穿过,流向大海,小鱼小蟹栖息其中,引得一群群白鹭前来觅食。游客们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纷纷停下脚步观赏拍照。

“这片红树林是10多年前人工栽培的。湄洲岛是个淡水资源匮乏的海岛,没有入海河流,而红树林需要咸淡水交界的生长环境,因此这片红树林之前生长比较慢。两年前,我们尝试将一部分处理达标的生活污水引到红树林中,有了咸淡水交界的环境,红树林长势更好,生物多样性也更丰富了。”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生态资源局局长唐亚咮告诉记者。

距离红树林不远的地方,是湄洲岛的污水处理厂。厂区负责人说,全岛数万人平均每天产生的3000多吨污水通过管网统一集中收集到此,处理后的尾水达到了直排标准,流入污水处理厂的蓄水池,并经过抽水泵房加压外送,实现“一水多用”,即全岛绿化灌溉、道路清洗、渠道及池塘的补水等,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湄洲岛面积小,降雨少、蒸发量大,没有地表河流,曾经是个极度缺水的海岛,村民生活用水以井水为主。随着近年来跨海引水等工程陆续投用,岛上用水紧张情况已大为缓解。但是,岛上的干部群众都有共识,即使水充裕了,我们也绝对不能浪费水,要尽可能把宝贵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起来。”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锋说。

记者在当地看到,不时有洒水车开进污水处理厂,取满经过处理的尾水后,在岛上穿梭,浇灌道路沿线的绿化带和苗木。尾水还顺着纵横交错的人工水系,被引入湄洲岛各处水塘中,在岛上循环流动,全岛被一张“水网”串联起来,让这座曾经海风肆虐,连种树都难成活的海岛到处绿树成荫、充满生机。

位于湄洲岛中部的湖石淉是一片洼地,原本是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倾倒生活垃圾的地方,多年来蚊蝇滋生,异味扑鼻,路人避之不及。综合整治后,如今的湖石淉不再是一个“死水坑”,通过与全岛水系连通,有了活水源源不断的补给,数千平方米的湖里,水草丰茂、鱼儿成群,周围树木成荫,新修建的环湖慢行道上不时有游客骑行、慢跑,成了湄洲岛的一处生态“打卡点”。

林锋说,湄洲岛近年来累计铺设污水收集主、次干管约160公里,实现岛上11个行政村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基本实现了污水“入网”;全岛1个污水处理厂、1个小型污水处理站、2个污水提升泵站、6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井全天候不间断运转,实现收集的污水“全处理”,并实现水资源合理“全利用”。

唐亚咮是土生土长的湄洲岛人。他回忆道:“小时候,我经常和母亲三更半夜去村里仅有的一口水井排队挑水。一遇到大旱,打回来的一点水只能省着用。当时我有个梦想,什么时候可以不用这样‘紧巴巴’地用水。今天,湄洲岛虽不缺水了,但我们要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