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资讯 综合 企业 市场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真实与虚假的边界:第十二章的“战争”与“团结”

2023-04-09 16:06:05    来源:哔哩哔哩    作者:

什么是“战争”?

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太大了,不妨具体一点,第十二章中,各个角色口中的“战争”是什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特蕾西娅说,战争并不只是军阵之间的对抗,那些“躲在窗帘后的眼睛”、“暗夜里低声的诅咒”、“压抑的笑声”,“荒野上独自倒毙”的萨卡兹、“黑色庆典里拖行的长袍”、收藏柜里卡兹戴尔的砖瓦,都是战争。

由战争而蔓延开去的的后果也时战争的一部分。而萨卡兹的漂泊、苦难和反抗都是战争的后果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萨卡兹也是战争(的一部分)。

明椒和伊内丝认为:战争就是一些人杀死另一些人。这是战争最直白的概括。曼弗雷德并不否认,但却补充道:把视野放远些,环绕在战争周围的,又有多少东西呢?

灰礼帽进一步补充:“大公爵们真正争夺的,是带领这个国家走向未来的资格。”战争是政治的延申,政治是权力的学问,权力的顶峰是“引领整个时代的力量”,而要引领整个时代,只需要一个声音,把声音削减到一个,并让所有人团结在这声音周围的方法,就是战争。

威灵顿公爵不想废话,只盯着食腐者之王的军阵。只有活下去的人才有资格讨论战争的意义。

剧情故事具体展现出来的,和这些人说的都有所呼应,但同时又比这一切描述都更复杂:是懵懂的新兵、是被幻影吸引的佣兵、是地狱般的街道、是有意无意的背叛、是毫无意义的死亡。

抽象的语言能把复杂多变的情况概括成一个方向,但同时除了这个方向之外的一切全部被忽略不计。

为我们总结的人之中,有谁对谁错、或者谁比谁的描述更加贴切吗?还是说,他们说的都是“战争”的一个侧面。

12-7 平议生死

别忘了在我们辩论有关生存与死亡的永恒命题时,另一群人正在生死之间挣扎,为我们提供论据。

故事里直观呈现的痛苦、压抑、挣扎和无所适从我们都读到了,否认或无视这些的存在的人从一开始就没能跨过这场讨论的门槛,所以也无需本文再重复强调。接下来直接进入辩证法的环节。

战争的对立统一

第十二章中描绘的战争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战争的“意义”因此就能被彻底否认吗?又或者说,为什么尽管战争会带来这么多痛苦,但依然会有战争?是因为人类精神深处的某种邪恶在作祟?比如说贵族们的虚荣和贪欲,或者萨卡兹的疯狂与魔怔?

我更愿意称之为,人类文明中的必然缺陷。根据曼弗雷德看来,这是人类团结的最直白、高效的方式。

曼弗雷德并非没有心的人,他知道“血就是血”,并没有美化死亡和痛苦。他没有反驳伊内斯的那句“我只相信无法被赋予意义的东西”,他也相信伊内斯所相信的:饿了要吃饭、口渴了要喝水、胳膊挥久了会累,从高处跳下去会死。

人类生物意义上的性质、生理上的生存需求是绝对可靠的,画出来的饼饱不了真实地饿着的肚子。但曼弗雷德也指出,人心理上的特征也同样可靠:利益使人冲动、恐惧使人急躁、烧旺的火焰无法轻易扑灭、酿成的斗争无法简单消弭。这些都是人心之间的隔阂,阻碍着人类团结,而人类必须团结。因为只有团结才能迸发出更大的力量,才能在接下来的危机中求得生存。

对于维多利亚大公爵来说,在接下来风云变幻的泰拉大地上想要应对来自哥伦比亚、萨尔贡、和莱塔尼亚的挑战,就不能只靠各个大公爵领各自为政。

而萨卡兹的高层,尤其是特蕾西娅、特雷西斯则认识到,正片大地马上就要迎来一个超级大危机,必须要在那之前实现全泰拉的团结——从12-21巫妖信使的话可以得知,凯尔希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她和特蕾西娅都很急,只是我们读者不知道那是什么危机而已。《明日方舟》特色之,藏前提。

大公爵之间、萨卡兹和其他民族之间,要想实现团结,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决出唯一胜者。为了团结,曼弗雷德所指出的人心之间的隔阂要被打碎。曼弗雷德和特雷西斯的手段是用暴力将其击碎。而特蕾西娅则将其称之为,“用泪水淹没泪水,用苦难填埋苦难”。

总结起来,人类——无论是萨卡兹(除了变形者)、先民还是神民——为了生存,除了满足伊内斯所相信的那些生理上的需求外,也需要团结。而想要团结,就需要考虑曼弗雷德所指出,心理上的隔阂:冲动、急躁、燃起来的势头、结下的血仇。这两者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都考虑到了,才是脚踏实地。

团结的方法

那既然“用泪水淹没泪水,用苦难填埋苦难”这么痛苦,而且风险这么大——如果斗争过程中互相打残了,那最后团结起来也不够应对危机,那也白搭——那有没有其他团结人类的办法呢?第十二章另外提出了两个方法。

一个是明椒的回答,用善意和耐心去劝说别人。这可以说是非常天真的答案,就没必要展开讨论了。另一个答案就是博士、维娜一行人在诺伯特区所依靠的——希望,以希望为基础的信任和团结的理由。

按照原计划,是想要抛出一个求救信号,让不愿背上骂名的大公爵们无法对诺伯特区坐视不理,引大公爵进军,从而让诺伯特区的人获得希望。但是,变形者之王的无心之失直接为诺伯特区的冲突火上加油,他扔在路上的物资马上引起了疯抢。

为了控制局面,摩根喊出了那句:“亚历山德莉娜·维纳·维多利亚殿下在这里!”

这是不是希望呢?这也是一种希望,“维多利亚”这个姓在维多利亚“市民”之间还是很管用的,这从自救军在第十一章对维娜的态度也能看出,但是,这是一个比“大公爵来就我们啦”更加虚无缥缈的希望。

虚无缥缈的希望一方面依然是希望,从结局上来看,确实起作用了。但虚无缥缈的代价就是,一旦被拆穿,建立在其上的信任就会崩塌,而重建会更加困难。

而人们之间差异越大、共同的体验越少、时间越紧迫,能够团结所有人的希望就越抽象和虚无缥缈。对于维多利亚市民,“维多利亚”这个名头就够了;对于感染者们,共同的被压迫的体验足以团结他们。但对于萨卡兹和其他民族呢?对于大公爵们呢?对于横跨整个泰拉的各国呢?对于健康的人和感染者呢?

并非没有,只不过更稀薄而已。

而稀薄的希望也能迸发出极其强大的作用。例子就是卡西米尔。现代卡西米尔的发达之建立在一个“承诺”之上——享乐,或者说消费,差不多意思。

当然,卡西米尔的“消费主义”并非完美,甚至应该说,问题很大。但无论问题再大,也足以震撼变形者:

他们发明概念的手段如此高明,他们组件社会的方式如此多样,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这就是团结人类的另一个方式,幻想、希望、骗局、许诺。随便你怎么称呼它。(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可以参考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那边的分析和讨论更加深入。)

也许,关于人类文明最大的实事求是就是——我们确实需要一些梦和幻想才能生存下去。

实事求是

所以,怎么选?

是用“苦难填埋苦难”这种最不容否认的行之有效,用暴力撕开一切伪装和矫饰?还是用不确定能不能找到的共同的希望为基础,建立脆弱且难以重建的信任?

其实这并非二选一,而必须两者都要。

萨卡兹之间也有梦:战争之后萨卡兹会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家。

维多利亚也有梦:团结在胜利的大公爵身边,可以让蒙尘的祖国再次伟大。

而罗德岛也要参与到暴力的对抗之中,即便自己力量很小,伦蒂尼姆这个棋盘上任意一个势力都可以轻易捏碎罗德岛,但还是要硬着头皮来走钢丝,不然站在局外看着,什么都改变不了。

每个势力都需要幻想来积攒力量,然后用这股力量去进行暴力的对撞,或者用暴力保护自己,从而可以继续用幻想去渗透对方。这也许就是人类团结的完整图景,缺一不可。

真与假的边界:词不达意

那么真实和虚假的边界在哪里?

为了真实的生存,人需要虚假的共同幻想来促成团结,真实有时候需要虚假的基础。正如上文所述。

而虚假的共同幻想之所以能被人相信,就是因为他们有着类似的生活体验——就像是血骑士为什么要在卡西米尔站出来,作为一个外邦人庇护卡西米尔的感染者,这只是因为他有着感染者的经历。虚假概念的成立也是基于真实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存在两种东西:一是具体的经验,二是描述那个经验的语言、词汇、表达。前者是可靠的,后者不是,但后者是必须的,不然交流无法成立。

具体而言,“无需”被赋予意义的东西是可靠的,饥饿的感觉是可靠的,而“饥饿”这个词,并不是。说饥饿,非饥饿,是名饥饿。

“战争”这个词并不一定是可靠的,尤其是被说得“冠冕堂皇”的时候。因为说这个词的人不见得感受过“战争”的决绝、痛苦、和代价,这个词要充分展开,可以展开成特蕾西娅的表述:战争从未消失,只不过萨卡兹再一次把它放到人们面前。

但这个词“不总是可靠”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讨论战争,只是我们应当在讨论时保持谦逊。说战争,非战争,是名战争。

同样,“战争”只是一个例子。人类所有词汇都是词不达意的。词汇只是路标,指向每个人心中相应的记忆和体验。而我们每个人的体验都不同,所以歧义是一定的。实事求是的交流需要意识到这一点。

这也就如同动态转发的网友 @提灯幽灵走夜路 所总结的那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既需要以剧中人的视角看故事,明白角色口中的词汇指向的是什么经历,又需要亲身踏入不可回避的现实世界,去理解作者所用的词汇指向的是什么东西。

用“受限的语言”讨论“语言的局限”,正如同在结构上不支持道德的互联网宣扬道德,用虚构的故事鼓励读者打破虚假的幻想。

《明日方舟》的这种矛盾也许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体现,因为别无他法。

总结

至此,我们从“战争”开始讨论,指出“战争”只是“团结"的其中一种手段,进而讨论了团结的必要,以及第十二章指出的其他用于“团结”的手段。得出的结论是,团结人类既需要不容否认的暴力,也需要脆弱的共同希望。

基于这一真一假的对立统一,我们进一步把讨论抽象化,讨论了人类语言的局限性,希望也算是澄清了什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无法被赋予意义的东西”,以及它们的反面。前者是具体的经验,后者是指向这些经验的路标、词汇、修辞、表达。

对于人类之间的交流,它们这一真一假同样缺一不可。

在第二节中,本文表示,这是人类文明的必然缺陷。也许各位可以讨论一下,人类文明之外的“文明”有没有这个缺陷?比如说,变形者集群和海嗣。我觉得它们是没有的,原因不同。

变形者集群对人类的模仿注定只能是模仿,无论是关于具体行为的模仿,还是对各种人类发明出来的概念的模仿。为什么?以及,为什么它们一直模仿了万年呢?

编辑:qysb005

标签: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