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创新举措 标准带动 南充市嘉陵区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04-26 10:43:02    来源: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作者:   编辑:qysb005

南充嘉陵是“中国桑茶之乡”,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嘉陵茶桑产业,擦亮“中国桑茶之乡”金字招牌,助力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引领全省桑茶产业标准化发展,南充市嘉陵区围绕“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发展思路,获批建成全国首个桑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一、工作措施

一是五方共建,铸就嘉陵桑产业共同体。形成“1个领导小组+4个技术支撑团队”的工作构架(4个技术支撑团队,即项目专家工作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南充桑产业创新技术研究院、第三方标准化专业机构),集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0余人,共同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二是六大体系,新型桑业接“二”连“三”。搭建“两基础、两提升、两拓展”的六大产业标准体系(两基础:茶桑种植、桑茶加工标准体系;两提升:农业循环、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两拓展:乡村旅游、品牌管理标准体系),针对种植、加工、农业循环及文旅等环节制定规范性技术文件40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四类标准,引领嘉陵桑产业成群成链。制定四川省地方标准、南充市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共13项,提高桑茶产业产量及效益。

四是三大举措,打造标准化现代农业园区。调研检测左右开弓,全面调研茶桑生产主体,开展产地环境检测分析,为园区桑茶产业规划、标准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撑;培训指导双管齐下,聘请行业技术专家,开展标准应用培训及一对一指导20余次;监督建设齐头并进,对相关标准实施单位进行定期跟踪30余次,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8家、培育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

二、取得成效

一是多元发展“栽桑养人”。大力开展茶桑园区建设,建成有机茶桑基地0.9万亩、核心茶桑园区1.3万亩、专用标准化茶桑园5万亩,带动全区1.8万名群众增收;鼓励兴建工厂缫丝制茶,指导桑产业生物科技融合示范园、丝纺服装产业园标准化建设,集聚加工企业30余家,2021年全链条总产值突破150亿元;全面推动景区倚桑兴旅,推动工旅、农旅、文旅深度融合,在央视、质量报、搜狐等各级媒体专项宣传30余次,打造嘉陵桑业旅游新地标。

二是科创互动“以桑育人”。整合桑产业领域优势科技创新资源,转化先进技术11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45项,实现先进技术应用100%,“三新”覆盖100%;打造桑茶研学基地,制定研学基地课程建设方案,进行一比一实物模型教学,组织开展嘉陵区中小学公益性研学旅行10余次。

三是种养循环“生态添绿”。加强“农业循环标准体系”建设,坚持种养结合、桑园套种,助力大气质量持续提升,2021优良天数322天,达93.3%,综合指数排名三区第一、全国重点县级市排名前10。

四是桑业振兴“乡村增彩”。通过“五方共建”,缔结“桑产业联合体”;示范区农户通过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入股股金、销售底金、效益奖金“五金”实现人均年增收超万元;形成龙头企业、专合社、农民各方多赢的发展局面。

标签: 先进技术 地方标准 现代农业园区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z0.cc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时报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注明出处

沪ICP备2020036824号-14

联系网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