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财经 公益 彩店 奇闻 速递 体育 提点

首页
你现在的位置: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揭示籼稻血缘渗入对粳稻遗传改良的贡献

2022-04-24 09:36:54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作者:   编辑:qysb005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系统解析了我国粳稻育成品种的演变规律和改良历史,在基因组层面揭示了籼稻血缘渗入对粳稻遗传改良的贡献,为未来水稻基因组育种提供了新思路。4月13日,该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据韩龙植研究员介绍,在漫长的粳稻品种改良过程中,粳稻品种的基因组上留下了诸多育种印迹,研究粳稻品种基因组的演变规律和改良历史,可为优化粳稻育种路线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该研究对816份我国不同时期代表性粳稻品种进行了重测序,并整合已发表的5500份水稻测序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时期主栽品种的基因组组成。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来自3个不同籼稻亚群的血缘向粳稻品种中的渗入持续增加,使粳稻的重要性状发生了显著变化,如稻瘟病抗性提高、穗粒数增加、单株穗数减少、株型由多穗型向重穗大穗型转变。还发现与株型、产量和抗病虫性相关基因的等位基因由籼稻渗入到粳稻中,籼稻血缘的渗入贡献了粳稻品种中缺乏的一些优异等位基因,从基因组层面反映了我国粳稻的改良历史。另外,研究还鉴定了一个调控水稻穗粒数的新基因 Gnd5 ,与野生型相比,敲除 Gnd5 的突变体穗粒数显著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 Gnd5 基因是渗入的靶基因,对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外,通过研究各骨干亲本系谱中穗粒数相关基因单倍型的利用模式,发现多基因的优势单倍型聚合利用存在较强的系谱背景特异性,这将有助于未来在广泛遗传背景下进行QTL聚合和育种路线优化。该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粳稻育成品种的演变规律和改良历史,为未来水稻基因组育种提供了新思路。

作科所崔迪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博士生周涵和作科所马小定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作科所韩龙植研究员和北京大学何航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xplc.2022.100325

标签: 中国农业科学院 演变规律 系统分析

中国企业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中国企业新闻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书面许可, 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河南企业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 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 必需取得中国企业新闻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企业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 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图片欣赏
频道推荐
内容推荐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z0.cc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时报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注明出处

沪ICP备2020036824号-14

联系网站:wangzhan22@sina1.com.cn